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智能汽车展|智能网联汽车V2X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

智能汽车展上,各大厂商将集中展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中V2X(车联网)技术预计成为焦点之一。这项旨在实现车辆与车、人、基础设施及网络全面互联的通信技术,正推动着交通出行向更安全、高效、智能的方向变革。

 

一、V2X:构建交通万物互联新生态

V2X技术通过整合“人、车、路、云”等要素,让车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智能节点。其核心通信类型包括:

车与车(V2V):车辆间实时共享速度、位置等信息,提前预警碰撞风险,优化行驶路线。例如,当多辆车通过V2V互联时,可形成“车队协同”,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减少拥堵并降低油耗。

车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交通信号灯、路侧传感器等设施互动。智能汽车展了解到,配备V2I的车辆可提前获取红绿灯状态,避免闯红灯或不必要的停车,提升路口通行效率达30%以上。

车与人(V2P):通过行人携带的智能设备,车辆可感知行人位置和动向。在复杂路段,即使行人处于盲区,车辆也能及时预警并减速,大幅降低行人事故率。

车与网络(V2N):车辆接入移动网络获取实时交通、天气等信息,同时支持远程诊断和软件升级。例如,车企可通过V2N为用户推送OTA升级,优化驾驶体验。

 

二、技术路线:DSRC与C-V2X的演进与博弈

早期的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基于Wi-Fi演进,工作在5.9GHz频段,支持车辆间低延迟通信。但由于需大规模部署专用路侧设备,成本高且商业模式不清晰,始终未能大规模商用。其采用的CSMA/CA机制在车辆密集时易出现通信拥塞,可靠性受限。

 

随着蜂窝网络技术成熟,C-V2X(基于蜂窝的车联网)成为主流方向。C-V2X分为LTE-V2X和5G V2X,依托现有基站和频谱资源,降低部署成本。智能汽车展了解到,LTE-V2X通过基站调度资源,解决了DSRC的“隐藏节点”问题,支持更复杂的交通场景。而5G V2X进一步提升带宽和可靠性,为自动驾驶提供毫秒级时延的通信保障。目前,3GPP已完成多阶段标准化工作,推动C-V2X从基础业务向增强型应用演进。

 

三、全球布局:政策驱动与产业协同

各国正通过政策加速V2X落地:

欧美:美国SAE积极推进C-V2X标准化,欧盟通过C-ITS平台整合各国资源,并计划2022年实施车联网网络安全法规。

亚洲:日本目标2025年在40个区域实现L4级自动驾驶服务;韩国规划2040年建成全国智能道路交通系统;新加坡2022年启动全域自动驾驶部署。

中国: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构建跨行业标准体系。国内产业链已形成从芯片、模组到整车、路侧设备的完整生态,华为等企业推出端云协同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实现交通全要素智能管理。

 

四、商业化前景:产业链成熟与场景落地

V2X产业链涵盖芯片、模组、终端设备、测试认证等环节。智能汽车展了解到,全球超130家企业加入5GAA联盟,推动C-V2X产业化。国内企业如华为、高通、大唐等已实现LTE-V2X芯片量产,车载终端和路侧设备成本持续下降。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安全辅助:盲区预警、紧急制动提醒,减少追尾和行人碰撞事故。

交通优化:通过信号灯协同,实现“绿波通行”,缩短通勤时间。

自动驾驶:为L4级自动驾驶提供车路协同信息,降低对车载传感器的依赖,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决策可靠性。

 

五、优势与挑战: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建

优势显著:V2X不仅提升驾驶安全,还能通过交通流量优化降低碳排放,同时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支撑。例如,车路协同可使城市拥堵指数下降20%,燃油消耗减少15%。

 

挑战待解:标准化方面,DSRC与C-V2X的技术路线之争仍需全球共识;安全层面,需加强通信加密和隐私保护,防止黑客攻击;基础设施投资巨大,需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法规层面,事故责任划分、数据权属等问题亟待明确。

 

展望未来,V2X技术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智能汽车展期待您,共同见证车联网技术如何重塑交通出行,开启“人、车、路、云”深度协同的智慧出行新时代。无论是车企、通信厂商还是行业观察者,都可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携手推动全球交通向更智能、更安全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