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车展上,细心的参观者发现了一个显著变化:曾经充斥着“全程智驾”“零接管”等激进宣传语的展台,如今纷纷换上了“辅助驾驶升级”“安全护航”等更显克制的表述。小米、理想等头部新能源车企悄然调整话术,将“智驾Pro”更名为“辅助驾驶Pro”,这种行业性的宣传转向,不仅是词汇的更迭,更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浮躁回归理性的关键转折。
一、从概念狂欢到精准定位:宣传话术背后的认知纠偏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智驾”概念狂欢。车企们热衷于用“智能驾驶超越人类”“脱手驾驶全场景覆盖”等极具冲击力的词汇包装产品,配合“老司机级体验”“全程零接管”等传播话术,营造出一种“机器即司机”的错觉。某新势力品牌曾在发布会上宣称其智驾系统“比人类驾驶员更可靠”,引发市场对“自动驾驶时代提前到来”的热烈讨论。
然而,这种宣传攻势背后隐藏着危险的认知错位。智能汽车展了解到,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将辅助驾驶包装成智能驾驶,本质上是混淆了‘辅助工具’与‘替代系统’的边界。”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明确将0-2级定义为辅助驾驶,强调驾驶主体始终是人类;而3-5级的自动驾驶尚未获得准入许可。但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故意模糊等级界限,用“高阶智驾”等模糊概念暗示产品具备自动驾驶能力,导致消费者产生“可以完全依赖系统”的错误认知。
现实案例敲响了警钟。2023年某品牌车主在开启“智驾”功能后分心观看视频,导致车辆未能识别静止故障车而发生碰撞;2024年又有车主在暴雨中使用“全场景智驾”功能,因系统误判车道线引发事故。这些悲剧的背后,都存在宣传误导导致的用户预期偏差——当系统实际表现与“智驾如人”的宣传存在差距时,安全风险便成倍增加。
二、政策引导与行业自省:从抢跑宣传到合规守界
2024年底,工信部的一纸新规为“智驾”宣传热潮画上了休止符。新规明确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词汇,要求统一采用“组合辅助驾驶”等规范表述,并强调车企必须清晰标注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这一政策犹如一声号角,推动行业开启了一场全面的宣传自纠。
目前,各车企的宣传物料已悄然变脸:理想汽车在介绍L6智能焕新版时,重点突出“辅助驾驶功能优化”,详细说明系统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小米汽车的展板上,“辅助驾驶Pro”的字样取代了以往的“智驾”标识,并新增了“请始终握紧方向盘”的安全提示。这种转变不仅是对政策的响应,更是行业对安全底线的重新敬畏。
一位车企公关负责人在展会上坦言:“过去过度追求概念炒作,忽视了技术本质与用户安全。现在回归‘辅助驾驶’的准确表述,既是法律要求,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主流新能源品牌的宣传文案中“智驾”一词的出现频率较上年同期下降76%,取而代之的是“安全辅助”“驾驶员支持”等关键词,行业正从“抢跑式宣传”转向“合规化沟通”。
三、理性回归的深层意义:重构技术信任与产业生态
“智驾”到“辅助驾驶”的转变,本质上是技术认知的拨乱反正。辅助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安全”而非“替代驾驶”,正如展台上某款车型的演示: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视线偏离路面时,立即通过声光提醒介入,这种“人机协同”的设计理念,才是当前技术阶段的正确定位。
从产业生态看,这种理性回归正在重塑竞争格局。以往靠概念营销吸引眼球的企业,不得不将精力转向技术落地:小鹏汽车在展会上展示了最新的辅助驾驶系统,重点介绍其在暴雨、隧道等复杂场景的检测能力;华为ADS系统则强调“驾驶员监控+环境感知”的双重安全冗余设计。消费者的关注点也从“宣传话术”转向“实际体验”,某第三方机构调研显示,2025年用户在选购新能源车时,“辅助驾驶安全提示清晰度”的关注度较上年提升45%。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开始重新理解“用户教育”的重要性。智能汽车展了解到,多家车企推出了“辅助驾驶使用培训”项目,通过模拟场景演示,帮助用户理解系统的能力边界和正确使用方法。这种从“卖概念”到“教用户”的转变,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迈向成熟发展。
四、未来之路:在安全边界内探索技术可能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去泡沫化”的阵痛。当“智驾”的光环褪去,技术发展的真实脉络愈发清晰: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感知方案成为主流,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成为标配,OTA升级更聚焦于安全功能优化而非概念炒作。
智能汽车展期待您,共同见证一个更务实的产业新生态:这里没有浮夸的“自动驾驶”承诺,却有对每一项辅助功能的精准定义;没有盲目跟风的概念包装,却有对安全边界的清晰认知。正如某资深从业者所言:“真正的技术进步,从不需要用夸大其词的宣传来证明价值。当我们学会敬畏安全、尊重用户,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出行。”
这场从“智驾”到“辅助驾驶”的转变,或许只是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在技术创新与安全底线之间找到平衡,在用户期待与现实能力之间建立共识,这才是智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当宣传回归理性,当技术脚踏实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将更加稳健,更加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