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智能汽车展|2025智能驾驶产业:技术普惠引领全球生态变革

智能汽车展上,2025年的新能源智能车市场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全面智能化”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话题。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速度令人瞩目,曾经只在高端车型上出现的智能驾驶功能,如今正逐渐成为更多入门级车型的标配,一场由技术普惠推动的智能驾驶平等化浪潮正在席卷整个行业。

 

中国的智能驾驶行业在这一浪潮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由西方企业主导,那么智能化的下半场则无疑是中国厂商的主场。中国企业凭借快速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在传感器、智能驾驶算法、系统集成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建立了显著优势。从产业链来看,中国已形成了从传感器、芯片到域控制器的完整生态体系,在成本效率比上具有代际领先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更随着中国智驾企业的出海步伐,逐步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智能汽车展了解到,硬件成本的大幅下降是推动智能驾驶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激光雷达为例,其前装搭载率近年来稳步提升,随着国产替代和规模化量产的推进,硬件成本呈现指数级下降趋势,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域控制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中国智驾方案凭借“硬件普惠+软件进化”的双重驱动,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当前,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堆砌硬件”向“算法优化”转变,软硬件协同效应日益凸显。海外市场的竞争核心已升级为技术迭代能力和成熟产品落地能力的比拼。主动安全技术在全球市场的普及速度加快,美欧市场近九成新车配备了AEB系统,欧洲更是将AEB列为强制配置,推动了车道偏离预警、紧急车道保持等L0-L2级功能的快速普及。市场发展的高阶化趋势明显,L2+/L3级功能成为竞争焦点,未来将从豪华车向主流车型覆盖,这一演进正深刻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

 

跨界创新浪潮也在重塑产业边界,智能驾驶技术正从汽车领域向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场景拓展。许多智驾企业凭借在“感知-决策-执行”全栈能力上的积累,成功切入新的市场。例如,小鹏的机器马共享了XNGP导航决策算法,技术复用率超过60%。知行科技更是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成立了艾摩星机器人公司,依托自身在视觉感知、多模态交互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开启了“AI+汽车+机器人”的跨界融合布局。华为的“车-机-人”全场景互联战略,同样标志着行业竞争进入了跨界协同的新阶段。

 

中国智驾企业在技术普惠方面的努力,让昂贵的智能驾驶硬件从“奢侈品”变成了“标配”。通过全栈自研、国产替代和规模化量产,中国企业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入门级车型上的普及。这种模式不仅在汽车领域取得成功,未来还将复制到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知行科技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上积累深厚,全栈自研的发展战略使其具备快速迭代和技术优化能力,其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正逐步应用到智能机器人产品平台。此外,知行科技还前瞻性地布局低空经济,收到国内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当智能驾驶行业从技术验证期转入商业落地期,企业需要在技术硬实力、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多元化发展成为许多智驾企业的选择,机器人业务成为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地平线推出“征程+旭日”芯片矩阵,满足车机与机器人的算力需求;百度飞桨平台支持开发者一键转换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算法模型。未来的行业霸主,将是能够同时驾驭“轮子”和“双腿”的超级平台,在技术迁移的基础上,比拼生态构建能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智能驾驶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激烈的竞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领先地位,新的竞争者也不断涌现。智能汽车展期待您,共同见证智能驾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无论是展商还是观众,都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携手共创智能出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