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动驾驶市场这几年真是打得火热,主机厂挑供应商都快挑花眼了。各家技术路线五花八门,有的死磕激光雷达,有的就认纯视觉方案,还有的玩起了车路协同。咱们就掰扯掰扯现在市面上最抢手的十家自动驾驶公司,看看主机厂到底在盘算什么。
盘点国内Top10自动驾驶公司:主机厂会选用哪家智能驾驶产品?
要说现在最吃香的,Momenta绝对排得上号。这家公司搞了个特别聪明的"数据飞轮",简单说就是让量产车在路上跑的时候自动收集数据,后台模型自己就能学习升级。他们给传祺做的智驾系统直接让S7成了爆款,12小时订单破万不是没道理的。本田、丰田这些国际大厂都找他们合作,毕竟能省掉人工标注数据的成本,这招实在太狠了。
华为的玩法就更有意思了,人家不光是做算法,从芯片到云端全包圆了。问界M5上那套乾崑系统能在零下30度正常工作,深圳那边已经允许驾驶员撒手不管了。最绝的是他们搞定了28个城市的智慧交通系统,红绿灯都能和车子对话,这种"端边云"一体化的路子,确实让长安、赛力斯这些合作伙伴省心不少。
比亚迪这匹黑马今年杀疯了,仗着自己年销400万辆的规模,愣是把智能驾驶成本砍下去40%。现在连7万块钱的海鸥都配上了高速NOA,这谁顶得住啊?他们自研的"天神之眼"系统靠着440亿公里真实路测数据,泊车成功率都做到92%了。要说性价比,目前还真找不到比它更能打的。
百度Apollo还是专注搞他的Robotaxi,在北京亦庄那边已经能看到完全没司机的出租车了。不过他们最厉害的是那个ACE交通引擎,路口装上V2X设备之后,通行效率直接提升30%。
小鹏汽车走的是极简路线,死活不用激光雷达,纯视觉方案硬是把硬件成本压到7000块。他们的XNGP现在能在中国243个城市里自己开,高速上平均百公里才需要接管0.5次。最近要推出的4.0版本据说连强化学习都用上了,看来是要把"智驾平权"进行到底。
德赛西威这名字可能普通消费者不熟,但在主机厂圈子里可是香饽饽。他们家做的域控制器装在了仰望U8这些豪车上,最新研发的轻量级激光雷达方案直接把城市NOA成本打到1.2万。现在80%新势力品牌都用他们家硬件,迭代速度还特别快,半年就能更新一代。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这俩专门搞L4的,路子倒是很有意思。一个在中东跑无人卡车赚得盆满钵满,毛利率做到40%;另一个在广州搞无人公交,准点率居然干到98%。
主机厂现在选供应商可精着呢,主要看三点:能不能快速量产,成本控制到不到位,数据迭代快不快。像Momenta和华为这种能马上装车的就特别受欢迎,毕竟谁也不想被卡脖子。比亚迪和德赛西威代表的是成本杀手派,而百度和小鹏走的是数据为王的路子。
有意思的是,现在行业里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思路。一边是华为、百度这种搞"车路云"大生态的,恨不得把整个交通系统都智能化;另一边是小鹏、特斯拉这种专注单车智能的,觉得靠摄像头就够了。主机厂选哪边站队,基本就决定了未来五年的技术路线。
说到底,这场自动驾驶竞赛早就不是比谁算法写得好了。能不能把技术变成真金白银的订单,能不能让普通消费者用得起,这才是关键。现在连10万块的车都能配高速NOA,放在三年前谁敢想?
*以上内容来源于狂野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