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
2024年11月6日-8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

汽车智能座舱展|北汽赵亨利:以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应用体验创新

如今,在AI技术以及AI大模型的支持下,智能座舱具备了更多、更好的个性化体验、实时信息处理、多模态交互、智能化与网联化等应用创新,不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为未来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本次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大会上,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智能网联中心座舱专业总师赵亨利以“AI时代智能座舱的新热点”为主题,分享了AI时代下智能座舱的创新应用趋势,以及对智能座舱未来技术与应用的思考与探索。

 

在智能网联化大背景下,汽车座舱的意义伴随汽车属性的演进和不断提升,其概念除了位置的移动、能源的转移之外,还延伸到环境的营造、信息的集散。同时,智能座舱作为“第三空间”,将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功能和体验。赵亨利表示,消费电子产品的交互设计智能座舱2-3年,当前消费电子产品的基础交互仍以触控、语音等方式为主,交互逻辑策略也沿用平台化框架,重点侧重“点”的突破。而智能座舱新的交互设计可遵循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策略,满足驾乘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的创新应用。

 

赵亨利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厂商和品牌众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不断开发更多的创新应用来取悦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车厂主观性判断用户需求场景空间,通过软件、硬件及IOT联动,设定场景形态,“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他认为,在预设空间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超级APP打通预设固定姿态限制,让用户参与进来,共同创造场景需求空间。

 

汽车智能座舱展了解到,过去一年多时间,AI大模型在各大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开始赋能汽车智能化创新需求。赵亨利表示,AI+汽车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使用属性和创新方向,汽车将包含汽车本身信息、用户信息和习惯、生活价值观与形态等,形成的空间是复杂多变的,无法靠车厂来构想和预设,可以让AI大模型介入,将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比如,基于AI的大模型的车辆控制,通过对车辆传感器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车辆控制和决策,提供智驾辅助功能。通过训练大规模的模型,可使更准确地感知和判断道路情况,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带来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赵亨利介绍,在生成式AI的价值上,可以对生态元素和车辆原子化功能组合生成功能集:一是产品差异化竞争:通过大模型智慧中台的构建,能够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有助于车厂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潜在用户。二是精准的产品研发:避免大而全的功能“内卷”,车辆出厂时以提供基础功能为主,新功能根据用户习惯和要求智能生成。三是精准服务和营销: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车厂可以开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在大模型应用思考上,赵亨利介绍,北汽希望在大模型时代创造一个契合“百模组合、万物感知、返璞归一”的应用创新理念,让车像人类一样进行思考,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智能化的应用体验。比如,通过汽车任务大师应用,为用户解答用车相关问题,包含汽车亮点、车型配置、功能介绍、故障查询等,可跳转用汽车手册界面,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也可解答汽车知识类问题,帮助用户更快速的了解自己的爱车;通过结合用户习惯、偏好,结合车内外环境感知和车辆数据,每日推荐新闻,同时利用大模型提供对话式的新闻解读和点评,模拟真实对话,与用户展开讨论。

 

汽车智能座舱展了解到,在应用展望上,北汽将以AI智能座舱为核心,负责处理用户与座舱系统的交互,以及系统内部的智能化决策。在传统座舱围绕南向(硬件)和北向(软件)展开的开发基础上,多向延伸,构建更智能高效、无缝衔接的座舱体验。同时,北汽将不断的探索和前行,以AI大模型驱动硬件、软件和产品设计,同时深化供应商联动合作,“在思考与实践中交替上升,以实践出真知,方能找准智能汽车的发展节奏,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体验。”

 

 

 

文章来源: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